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信息

黄石市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2018年度)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9-09-06 09:03 

项目名称:支持服务业专项

项目单位:黄石市商务局

主管部门:黄石市商务局

评价机构:黄石市商务局

2019年7月

一、项目概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依据《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黄发【2013】6号)、《黄石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黄商发【2013】79号)文件精神。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介绍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来源及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安排预算资金300万,实际到位300万,总投入300万。

2.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务业企业“进限”、服务业技术升级、设施改造、网点建设、系统平台建设、人员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配套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改革。项目支出预算为商品和服务支出135万元、办公设备购置15万元、对企业补助150万元,决算为商品和服务支出51.9万元、对企事业单位补助248.1万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四部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说明。

1、投入。项目预算数300万元,预算完成数300万元,预算完成率100%;支出预算数300万元,实际支出数300万元,支出进度100%。

2、过程。项目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的使用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3、产出。组织商贸企业培训4次;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

4、效果。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物流标准化试点改革圆满完成;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绿色发展基础日渐夯实;社区商业设施加速建设。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绩效目标。力争试点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0.5%;积极引进全国性、地方性以及区域性展销会展活动,培育一批集展览、策划、咨询、服务、广告、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二)绩效分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逐项分析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方式、数据计算公式等)。

项目年度绩效指标:1、组织商贸企业培训4次;2、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0.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实际完成情况:1、组织商贸企业培训4次;2、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0.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

(三)评价结论。项目评价结论为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3.3亿元,增长11.1%,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商贸市场主体进限,全年新增进限企业50家。全年共兑现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50万元,充分调动了商贸流通企业的积极性。

2、物流标准化试点改革圆满完成。为期两年试点,建设完成试点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达5.22亿元,直接用于物流标准化的投资达2.54亿元,全面提升了我市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水平,全面完成了我市试点之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我市在重点产业链条内推广标准托盘循环使用并开展带托运输及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做法受到商务部认可,并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在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现场会上交流经验。

3、加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义乌商贸城、大冶电商服务中心、阳新电商产业园、光谷联合科技城等一批区域性电商集聚中心,吸引了近百家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发展。

4、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场推进会,并制定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政办发【2018】25号),为全面推进我市农村电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进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规模过小,对于社零指标增长支撑作用较小;

2、物流标准化试点资金由于试点要求严格、支持范围较窄等因素影响,试点资金剩余较多。

(三)建议,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次年改进建议。

总结好的发展样板。积极做好试点成果和经验的总结宣贯,营造标准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企业参加试点,进一步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积极同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把试点剩余资金留在黄石,继续用于黄石市物流标准化工作。


项目名称:外贸专项 

项目单位:黄石市商务局

主管部门:黄石市商务局

评价机构:黄石市商务局

2019年7月


一、项目概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项目立项依据为黄政发【2014】16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经贸持续稳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并制定管理办法。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介绍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来源及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安排预算资金800万,实际到位800万,总投入800万。

2.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促进和发展全市的外经贸事业,改革和完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财政支持机制。项目支出预算为对企业补助800万元,决算为对其他企业补助800万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四部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说明。

1、投入。项目预算数800万元,预算完成数800万元,预算完成率100%;支出预算数800万元,实际支出数800万元,支出进度100%。

2、过程。项目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的使用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3、产出。组织外贸培训2次; 新增出口企业52家; 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15.7%;外贸出口总额18.45亿美元; 外贸出口增长9 %。

4、效果。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努力克服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全市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稳健的步伐。黄石第九次进入“全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对外开放水平稳居湖北省前列。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绩效目标。促进外经贸持续稳定发展。

(二)绩效分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逐项分析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方式、数据计算公式等)。

项目年度绩效指标:1、组织外贸培训2次;2、新增出口企业20家;3、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11%;4、外贸出口总额15亿;5、外贸出口增长9%。

实际完成情况:1、组织外贸培训2次;2、新增出口企业52家;3、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15.7%;4、外贸出口总额18.45亿;5、外贸出口增长9%。

(三)评价结论。项目评价结论为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快新业态发展。按照“坚持培育本土和引进省外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重点培育打造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积极将黄石中外运公司打造和培育成我市外综服示范企业。

2、加快国际市场开拓。认真组织企业参加省商务厅制定实施的2018年国际市场开拓“百展行动”计划,我市外贸企业共参加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南亚、亚欧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120余次,一大批黄石智造走向世界,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3、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功引进我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大道众采公司落户黄石,11月11日,我市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业务正式运营,率先建成全省地级市州第一家跨境电商平台。

4、加强优质服务。大力实施外贸出口“三项工程”,强化外贸精准服务,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开展外贸业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资金使用不能按进度完成,2018年末依据1-10外贸出口数据已向市政府申请第一批资金的使用,剩余资金到2019年初外贸出口海关数据出来后,才能对企业进行考核奖励。

(三)建议,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次年改进建议。

根据2018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来看,部分绩效目标的标准存在设置不科学的情况,我们将在2019年对绩效目标的标准进行分析改进。 


项目名称: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经费 

项目单位:黄石市商务局

主管部门:黄石市商务局

评价机构:黄石市商务局

2019年7月


一、项目概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2013年11月19日,保税物流中心项目通过武汉海关初审,2014年1月29日,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设立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B型)(署加函字[2014]15号)。根据中共黄石市委专题会议【2014】23号会议纪要,安排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经费。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介绍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来源及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安排预算资金450万,实际到位450万,总投入450万。

2.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做好保税物流中心宣传招商工作,提高保税物流中心的知名度,保障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正常运营。项目支出预算为工资福利支出50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96万元、购置办公设备4万元,决算为工资福利支出33.2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68.31万元、购置办公设备0.47万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四部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说明。

1、投入。项目预算数450万元,预算完成数450万元,预算完成率100%;支出预算数450万元,实际支出数402.06万元,支出进度89.35%。

2、过程。项目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的使用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3、产出。进出口货值2亿人民币;进出口票数263票;业务培训100人次;举办推介活动2次;通关、报检快速查验率100%。

4、效果。应用现代传媒手段,做好保税物流中心宣传招商工作,提高保税物流中心的知名度。黄石新港口岸建设作为我市保税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我市将进一步推进新港港口建设,努力加快口岸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建设,全力将黄石新港口岸打造成为鄂东地区一流的区域性口岸。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绩效目标。提高保税物流中心知名度,全力将黄石新港口岸打造成鄂东地区一流的区域性口岸。

(二)绩效分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逐项分析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方式、数据计算公式等)。

项目年度绩效指标:进出口货值2亿人民币;进出口票数70票;业务培训100人次;举办推介活动2次;通关、报检快速查验率100%。

实际完成情况:进出口货值2亿人民币;进出口票数263票;业务培训100人次;举办推介活动2次;通关、报检快速查验率100%。

(三)评价结论。项目评价结论为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大保税物流中心招商力度,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实际签约入区项目8个,总投资约16.8亿美元,涉及外贸总额约21亿美元。

2、大力开展区港联动。借助我市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契机,壮大新港业务规模,积极开展区港联动。将港口的货源腹地与保税物流中心业务相结合,配合海关等部门将保税物流中心在税收、海关监管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与新港口岸的航运交通优势相结合,节省企业时间和资金成本,促进“区”与“港”业务的共同发展。

3、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中心辐射范围。积极走访黄冈晨鸣纸业、阳新宝加鞋业,鼓励企业使用保税中心功能,目前企业已陆续在保税中心开展业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关货物货值较小,主要是因为保税物流中心以服装、制鞋类企业在中心开展“一日游”业务为主,此类业务票数较多占整体业务报关量的90%以上,但报关货值较小。

(三)建议,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次年改进建议。

积极拓展货源腹地,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的辐射作用。以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为有力抓手,不断提升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功能。


项目名称:优化经济环境专项经费 

项目单位:黄石市商务局

主管部门:黄石市商务局

评价机构:黄石市商务局

2019年7月


一、项目概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项目立项依据为黄政办函【2014】48号文件。2014年5月,经市政府同意,建立黄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将优化办设在商务委,主要职责为检查督办市政府有关重大政策。)优化办工作经费及环境投资频道、呼叫中心经费。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介绍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来源及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安排预算资金15万,实际到位15万,总投入15万。

2.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与年初预算对比分析。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优化办工作经费和环境投资频道及呼叫中心年服务费用。项目支出预算为商品和服务支出5万元、对企业补助10万元,决算为商品和服务支出5万元、对其他企业补助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分四部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说明。

1、投入。项目预算数15万元,预算完成数15万元,预算完成率100%;支出预算数15万元,实际支出数15万元,支出进度100%。

2、过程。项目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的使用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3、产出。环境投资频道及呼叫中心年发布信息2179条,反映问题办结率为97.8%。

4、效果。推动各组成单位之间、与上级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通报、汇报工作情况。总结和推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成效。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绩效目标。年发布信息2000条,问题办结率为95%。

(二)项目绩效评价目的,项目绩效评价框架,绩效评价工作情况。包括抽样原则、样本数量、抽样占比情况等。

每月对环境投资频道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统计,并形成报告,对反映问题的办结情况设立红黑榜在网站上发布。

(三)绩效分析,对比绩效目标申报表,逐项分析说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方式、数据计算公式等)。

项目年度绩效指标:年发布信息2000条,当月问题办结率95%。

实际完成情况:年发布信息2179条,平均月问题办结率97.8%。

(四)评价结论。项目评价结论为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在建立qq群的基础上,再组建微信工作群,方面成员单位负责人联系。

2、加强投资环境频道投诉平台的建设,设置关键词筛选功能,通过系统对建议、投诉进行初步筛选,减少编辑工作量。

3、为了获得企业的真实意见,投资环境频道编辑部每月安排专人下到在黄企业,与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获得一手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个别成员单位负责人无法联系。由于个别单位人员调动,导致无法联系到相关负责人。

2、投诉平台接到投诉、建议较为杂乱。意见征集平台收集的信息多以市民的投诉建议为主,许多投诉、建议与投资环境并无关联。而且,难易获得在黄企业的相关信息,因此,不仅无法反映在黄企业对我市投资环境的真实意见,而且,编辑部每天要处理无关的投诉、建议,浪费时间精力。

(三)建议,参考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及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针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次年改进建议。

1、继续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回复群众诉求;

2、加大网站日常维护力度,确保网站数据安全。

3、继续安排专人下到在黄企业,与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获得一手信息。